每年的端午節不僅是享受美味的粽子時刻,更是傳承著「排毒養生」的古老傳統。根據營養專家的觀點,現今市面上的粽子種類繁多,如鹼粽、客家粽、南部粽和北部粽等等,其中小米粽相對來說是較為健康的選擇,而北部粽的熱量則是最高的。然而,無論選擇哪一款,營養專家都建議在享用粽子時搭配蔬菜和水果,以幫助消化。
孫語霙營養專家指出,端午節所象徵的不僅僅是吃粽子,還有著「排毒養生、促進健康」的意義。傳統上,端午節有著「吃五黃」和「養正氣」的說法。而現今市面上的粽子類型繁多,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種:
- 鹼粽:以糯米浸泡鹼水製成,常常加上砂糖和蜂蜜食用。但要注意的是,糯米含有支鏈澱粉,易引起腸胃脹氣和消化不良。同時,沾醬中的糖分含量高,可能會影響精神狀態。
- 客家粽:以糯米粉製成,口感柔軟,常常加入蝦米和蘿蔔乾。然而,由於醃漬食材含鈉量高,再加上搭配醬油食用,每顆客家粽的鈉含量可能超過一整天的攝取量。
- 小米粽:以小米為主料,並加入高粱、假酸漿葉和月桂葉增添香氣,是相對健康的選擇。
- 南部粽:以生或半熟的糯米搭配各種餡料蒸煮而成,口感柔軟,熱量較低。然而,其中的配料如帶皮滷肉和花生粉可能影響熱量和油脂攝取。
- 北部粽:事先將糯米和餡料油炒後蒸煮,口味鹹香,粒粒分明。由於其含有較高的油脂,再加上加入鹹蛋黃,是所有粽子中熱量最高的一種。
營養專家提醒,這些粽子的共同問題在於「缺乏蔬菜和水果」。根據衛生署的數據,國人每日攝取的蔬菜量不到標準的兩成,水果更是遠低於標準,這可能導致腸胃問題。
孫語霙建議,在享用粽子時,可搭配一些「新五黃」,包括地瓜、彩椒、胡蘿蔔、南瓜和奇異果等,以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需求。
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「蔬果彩虹579」健康飲食原則,黃色蔬菜富含多種維生素、β胡蘿蔔素和類黃酮等天然植物化合物,有助於提升免疫力、保護視力,並幫助消化吸收,維持良好的腸胃健康。
3.5
Leave a Reply